位於大湖鄉山中的大南國民小學,每個年級僅有一班,因民國八十八年九二一大地震,校舍不幸斷裂四十八根立柱,致使建築結構全損,全校不得不拆除重建。重建的兩年期間,師生借讀同縣大湖國中,校方特別遠赴宜蘭、臺北取經實勘,並邀得建築師劉志鵬、設計師吳志賢,精心打造成目前的新校園空間。總務主任楊申弘那年剛從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學系畢業,進入大南國小實習,他希望未來的新校舍能充滿更多藝文氣息,也為使小朋友擁有更多視覺感受,建議將公共藝術融入校園環境,當時的校長黃俊雄相當贊同支持他的理念,全權委由其負責規劃設計。雖然已無多餘的工程經費可另外提撥出來製作公共藝術,校方仍不斷想辦法自籌募款相關經費,加上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的補助,共獲得約20萬元,以支付材料費用,同時在國立聯合技術學院(現為國立聯合大學)陶工科師生們的協助下,才能成就今日的藝術化校園景觀。
楊主任表示「好的校園公共藝術須要能讓師生共同參與」,如此才能凝聚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與向心力,因此在籌劃之初,便設定這是一件社會參與式的公共藝術,除了全校師生,更歡迎社區民眾與家長能夠共襄盛舉,一起完成心目中的校園,希冀讓公共藝術成為當地一個共同的社區記憶,一件能夠展現場所精神的美麗作品。
建築結合藝術 打造雙贏環境
在校園整體規劃設計之初,因學校腹地規模較小,不適合立體類型藝術作品,決定充分利用校舍壁面設置公共藝術。在這過程中,校方不斷與建築師討論要使用何種建材;如何將公共藝術品融入建築體,成為校舍空間的一部份,而非以附加方式裝飾建築物;哪邊位置要擺設什麼樣的作品;壁面要如何進行配合開口等等事宜。我們可以看到建築師與藝術創作者的不斷透過溝通對話,在堅持與互讓中取得平衡,合作出最佳成果。
為了搭配建築物本身的開洞,因此作品設計成方形,形成一個無形的窗口。
大部分的校園公共藝術「無形系列」作品,係由楊主任設計製作,其以變形人的形式隱喻人生無常,他表示在「人的生命中本身就存有一種不定形式,沒有絕對、沒有整體、沒有本質」,人聲就像是變形蟲,隨時在改變,有時隨著環境改變,有時則是自身的變化,在變異的過程中,人因而更加豐富圓滿。。而作品黃、白、黑、紅色彩則代表地球村裡每個人種的膚色。
建築師特別配合公共藝術,壁面上不規則大小的洞口採跳躍狀分布,因而更加融入至作品造型。
作品組成是一些生活中常見物品,如寶特瓶、手機、滑鼠、鍵盤…等等,由小朋友所蒐集,再翻模製成。
社區總動員 凝結情感記憶
象徵傳承意義的手印陶版作品「大小拉小手」,特地邀請畢業校友於動土典禮當天回校製作,在重建過程中,建築工人也利用傍晚下工時間一起壓製陶版,藉由留下代表腁手胝足建設校園的「手印」,共同見證新校舍的誕生。校門口的磚雕以及游泳池牆上的陶版畫,部份係結合美勞課程由小朋友創作,部分則由家長及附近居民利用入夜時間一同到學校參與製成。楊主任說校門口的磚牆曾一度被人惡意噴上油漆,當時全村總動員拿著沙紙拼命的磨去傷痕,因為這是大家努力創作的心血結晶,更是大家共同的創作記憶,不容許遭受破壞,而這件意外也讓大家學會如何去尊重與愛護藝術品,再度以共同的行動彙集全村感情。
校門口的圍牆磚雕結合全校師生、家長以及附近居民共同創作完成。
游泳池牆上的陶版畫是由親子以及附近居民利用晚上時間一起到學校製作。
整體校園重建過程中,公共藝術連結著學生、家長、社區居民、校友、建築師甚至是興建校舍的工人,凝聚大家的情感與力量,秉持著一股打造獨一無二藝術校園的信念,浴火之後的大南國小,有著大家共同付出的心力與記憶,它雖是建築,卻也是社區與校園合作互動的新典範。我們看到這個案例用最少金錢,最多的感情,完成最豐富的公共藝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