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水源國小,一個擁有文房四寶地理環境的學校,以大屯山為筆架,虎頭山為筆,學校操場似硯台座落在校園中央,教室如墨條,以及附近潺潺的水源溪,孩童就像白紙在校園盡情汲取知識,書寫出歡樂的青春童年。二○○七年夏天,在當地藝術團隊竹圍工作室的熱情邀約,水源國小師生與藝術家發展出一段美妙的奇遇記。

山水間的藝術遊廊
本案例為「國藝之友-藝文與企業贊助平台」具體成果之一,非一般依法令規章所辦理的公共藝術設置案,係由竹圍工作室邀集淡水國小、鄧公國小、水源國小與中泰國小等四所學校,共同提出「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計畫,向國藝會與雄獅鉛筆廠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提案爭取經費補助,執行時間為期一學年。透過藝術家與藝文工作者駐校,融入學校正規的藝術與人文課程,由各校參與的教師與藝術家針對本身校園環境特色與資源,設計十六堂課程,希望藉由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的感官體驗,訓練學童對生活環境的觀察力與敏銳度,進而體認所居住城市面貌的改變以及造成的影響。本案例內容可提供設置金額30萬以下的學校,未來作藝術教育推廣之參考設計。

踏尋生活環境足跡
「水源溪的生命空間」是水源國小的策劃主題,以「人與空間」的關係作為計劃定位,希望讓學童回到自己,把自己變成一張透明的地圖,因此課程設計首先邀請淡水文化基金會的文史工作者謝德錫老師,介紹水梘頭(水源里舊稱)的歷史,由教務主任杜守正與藝術工作者王德瑜帶領學童離開教室,走訪校園空間、水源溪、土地廟、附近已有一六○多年歷史的聚落古厝以及社區節點,包括瓦窯坑的水源頭、虎尾寮形式的陳家古厝、養鹿場、水源橋下的淡水湧泉口、天元宮……等等。讓學童藉由田野調查親自行腳走過每塊土地,觀察記錄沿途所體驗到的感動,可能是蝴蝶、老樹、窗花、落葉、地板、香爐,再以塗鴉繪畫、拓印與文字形式製作成屬於個人的記憶故事書,再將印象最深刻的事物作成陶版,裝飾於水源溪旁的水泥牆上,另外亦製作了「土埆厝」模型,認識瞭解早期台灣農村屋舍就地取材的智慧與創意。四月春季的時候,杜守正主任更帶領學童前往天元宮廣場賞櫻、學習品茗泡茶與錄製校歌「水源的孩子」CD,嘹亮純真的歌聲當時吸引許多遊客駐足圍觀欣賞,甚至還誤以為是街頭藝人表演而要給小費,在櫻花瓣繽紛飄落的同時,學童不僅觀察到四時節令的變化,亦加強對自然生命與環境的認知理解。
圖片11.jpg        
走訪水源溪與校園周遭環境的重要節點,學童藉由田野調查,觀察記錄沿途所體驗到的感動。
  
圖片10.jpg

以塗鴉、拓印與文字形式,記錄生活空間與個人感受,製作成專屬自己的記憶故事繪本。
圖片9.jpg  
觀察體驗生活環境後,學童製作出「心靈地圖」,從中認識自然環境與生活之間互依互存的關係。
圖片8.jpg  
藉由製作「土埆厝」模型,認識早期台灣農村屋舍就地取材的智慧與創意。
  
圖片7.jpg 
將田野調查過程中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物製作成陶版,裝飾於水源溪旁的水泥牆上。
圖片6.jpg 圖片5.jpg 
杜守正主任帶領學童前往天元宮廣場賞櫻與學習品茗泡茶,藉由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的感官體驗,訓練學童對生活環境的觀察力與敏銳度。

小小地景藝術家
在「人、藝術與自然」的課程裡,藝術工作者王德瑜想要讓學童認識地景藝術,與杜守正主任討論後,為了不規範孩子們的想像力,決定先實際操作再回過頭介紹理論的部分。學童需利用自然素材如枯枝、葉片、花瓣、石頭……等等,自由發揮出無限可能的想像力,在校園裡任何空間,創作與設置地點產生連結的 「圖形」,我們可以發現創作地點有的在升旗台前、沙地上、或樓梯迴廊下,而圖形變化則更為豐富活潑。在這集體創作過程中,學童藉由討論、拼貼、串連、堆積等方式,與環境空間進行互動對話,認識環境與生活的關係,反思環境對藝術表現的影響,同時透過描述、分析、討論來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王德瑜表示所顯現的結果,孩子們不小心就做出與藝術家Andy Goldsworthy(創作媒材多使用當地的天然素材)很像的作品了。
圖片3.jpg 圖片4.jpg

學童利用自然素材,藉由討論、拼貼、串連、堆積等方式與環境空間進行互動對話,認識環境與生活的關係。

聲音藝術新玩法
本次計畫另一位合作的噪音藝術家林其蔚,則帶著學童在校園、水源溪邊以及天元宮執行「音腸計畫」,主要是讓自己變成會發出聲音的黑膠唱盤。首先每位小朋友手中都握有三項可製造出聲響的器具(響板、笛子、薄鋁板),大家按次序及約定好的規則,發出噪音與人聲,接著由坐在中心點的林其蔚開始往外傳送一大捲紙帶,每人在傳遞過程中,陸續唸出紙帶上面不具意義之字母音節組合。就這樣在眾人反複唸誦下,交疊形成如誦經般的有機音頻,過程中小朋友懷著疑惑、好奇、開心地玩遊戲。這次的參與經驗,讓藝術家林其蔚有了啟發,想要創作另一件作品。半個月後,新版的音腸只有圖像沒有文字符號,讓學童自行發揮創意去詮釋圖像所代表的聲音。林其蔚也播放在世界各地執行音腸計畫的影片,小朋友參照比較他人與自身經驗,表達疑惑提出問題,主動尋求解釋與答案。學校師生在親身參與以及創造一個藝術事件的過程中,認識聲音藝術,瞭解藝術形式與媒材的多元性。
圖片2.jpg  
噪音藝術家林其蔚帶領學童執行「音腸計畫」,參與過程中,師生認識了聲音藝術,亦瞭解藝術形式與媒材的多元性。

多元藝術  啟發新視野
曾進發校長認為本案成功地將藝術作為觸媒,讓師生體驗音樂、美術、表演等不同藝術類型領域,進而認識、認同這片生長的土地,從中產生了感情與感動。若能將類似課程規劃納入正規教育體系,成為教學模組,才能使藝術教育的精神永續發展。杜守正主任表示校內指導老師是計畫成功與否的關鍵角色,他必須主動積極協調溝通竹圍工作室、藝術家與學童三方對象,讓學童能真正吸收學習課程內容。而這次「藝教於樂」相關課程及活動,將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帶入校園,結合了在地自然資源與藝術的教學模式,不但培養孩子們對在地環境的關懷,建立積極的環境態度與環境倫理,亦開啟他們的生活視野。
圖片1.jpg  
計畫成果展在淡水老街上的298藝術工坊展出,由小朋友親手佈置自己的作品與展場,包括牆上的陶版,以及名為「水源的生命空間」的立體版「心靈地圖」,重新詮釋這學年所拜訪過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