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走近蓬萊國小,第一眼即被古色古香的復刻校門吸引,這所建於1910年(民國前一年)的古老學校,陪伴無數莘莘學子走過近百年歲月。校園南側保有三級古蹟陳德星堂,改建後的新校舍即以此為設計主軸,刻意以紅磚重現早期校園日式建築的典雅美麗,喚起校友們的過往求學記憶,並與古蹟相互呼應、共生共榮。

因地制宜  使用不同徵選方式
林富敏主任表示,一開始考量公共藝術設置地點時,除先挑選校園內學童最常出沒、使用之處-中庭及川堂,另由於學校緊鄰寧夏夜市與雙連市場,街道攤販難免雜亂,卻也是學童每日通學必經之路,因此藉由公共藝術改造週邊圍牆欄杆,美化環境同時增添藝術氛圍,在詢問過夜市攤販與市場商家後,獲得他們的共同認同。因此,決定出最後三處設置地點,分別為中庭、川堂立面與圍牆。

本案在興建過程中即開始辦理公共藝術,決定設置地點後,隨即請營造廠商配合避開施作,因此免除在設置地點二次施工的資源浪費。中庭,是學童最常遊戲及休憩的場域,為此作品採用公開徵選,希廣納更多的創意加入,也提供讓新人藝術家有機會發揮創意。川堂立面,是全校師生上下學必經之處,校方對此希望作品能兼具「教育性」與「互動性」,塑造一個教學與遊樂並存的空間,因此此地採用邀請比件方式,遴選出具有互動式創作經驗與背景之藝術創作者。圍牆,因為須結合原有欄杆規劃,創造出一條呈現蓬萊國小歷史故事的時光廊道,此設置點同樣採用邀請比件,希望由兼具建築景觀與藝術概念之創作者,處理該處設置點較為複雜的介面。

孩子們的Idea Box
為了更深化公共藝術的教育意涵,學校特別策畫《Idea Box》教育活動,帶領學童一同觀察校園環境,並利用描繪、拓印、採集等方式,紀錄回憶或給藝術家的話,呈現於每個班級《Idea Box》,最後還舉行公開展覽,讓藝術家瞭解在學童眼中的蓬萊國小,並轉化成為公共藝術創作發想,換言之,蓬萊國小的公共藝術是學童與藝術家共同合作出的創意成果。

作品設置完成後,學校另印製摺頁廣告與明信片,並編印《我在蓬萊跟藝術一起長大》一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介紹三件校園公共藝術的創作理念,內容融入學習單,作為藝術與人文課程教材,提供給各班進行教學,它不僅是公共藝術作品集,更是一本實用豐富的工具書。另外,學校還結合不抱怨運動,開發衍伸品-矽膠手環(表面印有三件校園公共藝術品形象),配合一系列百年校慶的暖身活動,致贈給校友與貴賓,藉此宣傳推廣校園公共藝術。

歷史、藝術、教育三重奏
林富敏主任表示,學校一開始即設定公共藝術須融合社區背景、學校歷史與特色,同時作品本身尚需兼具教育性,以作為日後與師生互動的媒介,而這正是她心目中一件優秀公共藝術所應具備的完整條件。

位於中庭的兩雙大腳丫作品是《學步》,由藝術家羅傑與林奎章共同設計,作品以足印暗喻學童成長的軌跡,學校則是引導他們走往正確方向的重要力量,在這所學校新生代踏著先人開墾的百年步伐往前邁向光輝未來,亦同時呼應新建校舍一樓的「時光廊道」,藉此向蓬萊國小百年歷史致敬,而掉落在作品旁的「樹葉」,是藝術家連結《Idea Box》活動,將孩子對校園的深刻意象與記憶,轉化運用到公共藝術。作品設置完成後,除了是可以讓學童玩耍躺臥的遊樂設施,也是自然老師的大型教具,可協助學習等高線與方位辨認。
   
校園內出現巨人腳印,是藝術家創造的童話故事場景。 作品外圈崁入畢業生的創作,有些畢業生因此還特地回校欣賞公共藝術完成後的樣貌。
  
作品《學步》可以玩耍躺臥,它也能協助學童學習等高線,包括緩陡坡、盆地與鞍部。 掉落在作品旁的「樹葉」,是藝術家連結《Idea Box》活動,將孩子們的想法,轉化運用到公共藝術。
  作品底部裝設了照明設備,在夜間看起來就像降落在校園的幽浮,經常吸引小朋友好奇觀察作品。

《對話》是行為藝術家湯皇珍首件公共藝術作品,他將學校川堂變成學生表演的大舞台,兩座可以前後移動的木牆,透過格狀設計讓陽光、風自由穿透,格內鏡片反射出使用者與校園環境,觀照人與空間的對話,師生可任意抽換木盒或更換彩色玻璃,變幻出無限的幾何圖型組合。牆上特意設置的金屬片可敲擊出聲音,配合左右兩側木梯翻滾而下的人偶遊戲,及LED燈光秀,學童可以在此自由進行肢體與聲音演繹,上演校園音樂劇,讓作品成了有機藝術裝置,此作品在未來更將透過學校的音樂與美術課程,持續與師生進行互動、對話。
  
作品取代川堂牆面,透過格狀設計讓陽光、風自由穿透,可以雙向觀視、雙面使用。
  
兩座牆透過上方軌道可以任意推移,增添空間使用的豐富性,左右兩側木梯翻滾而下的人偶遊戲,寓教於樂。 格內鏡片與玻璃反射出使用者與校園環境,觀照人與空間的對話。
  
牆上特意設置的鐵片可以敲擊出聲音,師生可以結合其它樂器,設計出獨一無二的亂打秀。 LED光束變化出數種顏色與幾何圖形,在夜間持續與社區居民或逛夜市的民眾進行對話。

結合通學圍牆欄杆的公共藝術「《過往凝結 編織夢想》,係由銘傳大學建築系老師-褚瑞基創作,緊鄰寧夏路之設計主題為《過往凝結-我的家園》,特擷取陳德星堂的建築元素,融合於作品造型與線條。山牆上裝飾物件係由五、六年級學生共同製作,欄杆上的鑲嵌磁磚畫,則由褚瑞基將古今學校周遭環境照片,與學童塗鴉畫作進行合成,仔細一瞧可以看到學校出現鱷魚、操場上有大船行駛或牛仔騎馬行經夜市街道等等畫面,饒富童趣。作品一體兩面的設計,無論在校園內外都可以欣賞到。另一側靠近市場的通學巷,因環境過於昏暗,以致學童傍晚放學時會覺得有些害怕,藝術家利用燈箱作為夜間照明,以《編織夢想-我的家》為主題,將家中常見物品如門口的信箱、客廳裡的電視、餐廳內的冰箱、書房以及放置後陽台的腳踏車,與圍牆欄杆結合,塑造出家的氛圍,讓學童覺得容易親近,產生被家保護的感受。師生可自行利用這些桌面,擺放植栽、玩具或美勞作品,重新佈置屬於自己的家。
  
一體兩面的設計,無論在校園內外都可以欣賞到作品。
  
藝術家特地擷取陳德星堂的建築元素如山牆、飾帶、窗櫺等等,融合應用於作品造型與線條。
  
五、六年級學生製作的作品,被凝結成山牆上的裝飾物件,永遠留存。
  
鑲嵌在欄杆上的磁磚畫,藝術家將古今學校周遭環境照片與學童塗鴉畫作進行合成轉印,畫面饒富童趣。
  
大鍋牛代表老師,在後面亦步亦趨跟著的就是學生。 作品說明牌特別配合公共藝術主題進行設計。
  
靠近市場的通學巷,結合家中常見物品與圍牆欄杆,塑造出家的氛圍,讓學童覺得容易親近。
  
師生可自行利用這些桌面,擺放植栽、玩具或美勞作品,重新佈置屬於自己的家。 藝術家利用燈箱作為夜間照明,改善原有過於昏暗而使學童卻步的環境。

@@中標:藝術教育平臺
林富敏主任建議,在徵選前的前置作業階段,可設計一些活動,讓全校師生初步認識公共藝術,同時瞭解他們對未來校園公共藝術的想像,以提供給藝術家作為創作參考資料。承辦人可以從藝術教育角度辦理公共藝術案,藉此盡量讓全校師生接觸公共藝術,並多用心協調藝術家、建築師與教師同仁三者間的溝通互動,才能獲得真正符合學校需求且適合校園環境的公共藝術。本案公共藝術設置完成後,不僅深受學校師生的喜愛,社區居民也給予高度評價,覺得作品的確讓公共空間變得更好看,公共藝術讓蓬萊國小成為大同區的藝術教育平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