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縣丹鳳國中的作品創作主軸以「生命樹」為概念,圓圈內的圖形係由藝術家與學校美術老師合作,結合八年級「人文與藝術課程」,以校園的植物、昆蟲、生物…等主題作為創作題材,共同設計製作。藝術家藉由藝術課程的引導,讓師生在參與創作過程中,培養對校園空間環境的關注以及美感經驗的學習。
簡明而深刻的校園意象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是經常用於形容教育深耕的一句話,在臺北縣丹鳳國中的校園公共藝術,就是以這樣的概念有形的體現。位於新莊市南端與林口台地交接處的丹鳳國中,雖於1990年開辦,迄今已有近二十年校史,然校區附近為新建開發中市區,仍不斷為丹鳳國中持續注入新活力。也因此,校園公共藝術的設置重心,更關注於創新活潑與人文生活特色的展現。
設置於學校川堂的生命樹,正對於校區大門及對面的龍鳳公園,銜接新建大樓與舊有校舍,為學生上下學及校園活動時的主要動線,挑高一、二樓的空間顯得非常寬闊,一踏進校門,就可以看到生命樹的樹根一路延伸到川堂階梯,扶級而上看到的是延展開來枝葉繁盛、色彩鮮豔的生命樹主體,在綠意盎然的樹葉間共有十三個圓圈,為學校美術老師帶領學生以「校園運動」為主題的創作成果,分別呈現棒球、羽球、自行車等鮮明圖像,更增添了活力朝氣的象徵意義。
在充分的溝通中一齊創作
負責規劃本案之藝術家余素慧,過去以馬賽克拼貼之公共藝術施作即有豐富經驗,並強化媒材實作中民眾高度參與的特色,本案以「長滿枝葉的生命樹」為題,一面向下紮根、一面向外擴展的讓大樹自階梯延伸到川堂地面,延伸了校區附近的公園綠意以及教育建物本身的深刻意涵,藝術家並與學校美術教師李浙湄老師共同合作,由李老師帶領當屆八年級生9711全班,結合學校「人文與藝術」的課程,從題材的蒐集、討論、選定,到創作圖稿的設計,由藝術家扮演引導的角色,而老師則協助學生一同創作,師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除了能與藝術家溝通互動,了解公共藝術與創作背景的概念外,更增添了師生與同儕間彼此尊重、美感觸發的難得體驗。
從討論中萌芽
在創作過程中,藝術家、老師與學生三方,須經過長期且循序漸進的引領,方能達成共識,以完成最後的成果。而學生在設計圖像時,是以班級中分組共同創作的方式,其中極需同儕間有效的討論。因此使得這樣的創作計畫,在溝通中逐漸萌芽,而形成大樹一般的密切的連結。
概念解析與創作發想
為使學生能夠了解作品施作目的、進而投入情緒,首先由藝術家講解設計概念,整體構思的精神主軸,藝術家預留出師生參與創作的白色圓圈框線,原先建議主題為動、植物、昆蟲或校園生活為畫面,然在美術老師與學生密切討論後,選擇以「校園運動」為主題,展現丹鳳國中青少年的活動精神與朝氣。在十三個圓圈裡分別表現了十三種不同運動項目的特色,如揮舞球棒的選手、線繩飛舞的扯鈴、奔馳如火的籃球等,充分展現丹鳳國中熱情的校園生活與豐富的想像力。
在合作中拼貼屬於自己的創作
題材選定後,先由學生分組共同手繪草圖,將預定表現的形式以及色彩選定,並考量課程時間規劃,老師引導學生進行題材蒐集與作品拍攝、回傳,而藝術家則在馬賽克拼貼的技術部分予以協助,提供模版、馬賽克磚等材料,學生在課堂中研究圖形與對色、上膠等技巧,透過分組合作的方式,實際體驗馬賽克磚的拼貼技巧,在進行美術創作的同時,更加發揮了團隊精神!
培育心中的生命種子
藝術家余素慧在丹鳳國中生命樹的設計理念中,即包含了「基地、主題、溝通」三大面向,在對於環境充分的了解下,再擬定兼具綠意延伸與教育意涵「生命樹」的設計形式,主題則由師生參與互動討論之中,找到了獨具校園特色的活力朝氣,創作過程中更充滿合作精神的經驗,讓所有參與其中的同學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馬賽克拼貼創作的新奇經驗,以及自己親手參與的作品展現在每天必經的校園中,增添了同學對於學校的認同感,而團隊合作中所體會到的互動溝通過程,師生之間的彼此尊重、共同思考,將在心裡種下深刻的種子,一如呼應初入校門所見到的生命樹一般,逐漸茁壯。
色彩鮮豔的生命樹主體,在綠意盎然的樹葉間共有十三個圓圈,分別呈現棒球、羽球、自行車等鮮明圖像。
生命樹的樹根一路延伸到川堂階梯,延展開來枝葉繁盛、色彩鮮豔的綠葉,由美術老師帶領學生以「校園運動」為主題的創作成果
在十三個圓圈裡分別表現了十三種不同運動項目的特色,充分展現丹鳳國中的活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