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北市長安國小的新建活動中心為一設計新穎的公共藝術建築,內含游泳池、圖書館、籃球場、多功能展演特殊教室等空間。本設置案經費約四百七十五萬,分別邀請姚瑞中、陶亞倫、侯淑姿、徐洵蔚與黃中宇五位藝術家共同規劃設計,五件作品的設置針對不同設置主題及地點,校方規劃以融入藝術教育課程為主的互動參與創作為方向,由藝術家提出課程設計並安排至少四堂藝術課程,在作品設置期間透過師生參與過程以及藝術家的創意發揮,成為長安國小的公共藝術的成功關鍵。

學生也是藝術家
由藝術家侯淑姿所創作的《光影萬花筒》,透過師生創作參與而共同完成。邀請了長安國小四個班級的學生,以身體或身體局部的排列組合,構成有趣的連續圖案,創作過程由學生參與發想到執行,透過對身體各部位,如手、腳、軀體動作的觀察與肢體練習課程,啟發孩童對身體造型組合的想像空間。學校美術老師在課程活動為參與拍攝角色,拍攝學生的各種排列與練習的影像,協助藝術家拼貼組合學生肢體影像,議題的設定如「春」、「夏」、「秋」、「冬」;或「喜」、「樂」等,從二十多種影像中挑選四件作為《光影萬花筒》公共藝術作品,整體作品視覺上色彩繽紛創造如萬花筒般的效果,作品設置於活動中心的樓梯牆面。 
圖片13.jpg 圖片14.jpg  
有趣的連續圖案經過藝術家創意發揮變得似萬花筒的視覺效果,學生以不同的肢體組成連續圖案成為藝術家的創作元素。

作品《獨一無二》由藝術家徐洵蔚創作,藉由象徵年青生命奔放燦爛的花的意象為創意發想,主要擷取駐校課程時學生的複合媒材創作,並將學生書寫創作想法的童趣塗鴉影像進行轉化,融入舞動的彩蝶造形雕塑。藝術家將學生創作成果、記憶,共同凝止聚合於重疊層次的圖像時空中,藉以隱喻多元的意涵,並以其作品名稱《獨一無二》表示生命的獨特性及可貴性,保留住公共藝術與學生互動交流紀錄的特色。
圖片15.jpg
《獨一無二》以奔放燦爛的花意象來象徵生命獨特性。  

 圖片16.jpg 圖片17.jpg 在複合媒材創作課程中的學生作品。

時空交疊的佇影趣味
由藝術家姚瑞中與吳達坤創作之互動作品《來、來、來》,結合六年四班、五年二班及近百位有興趣參與的全校師生共同完成,作品使用Max/MSP(jitter)互動軟體程式用來作聲音、互動控制、影像控制等的軟體,藝術家以「錄像藝術」的形式創作;薛主任表示該作品也是校園最受青睞的作品,原因是作品設置完成後互動性極高的緣故。作品設計之初,先從攝影課程引導學生認識影像,設置過程中,拍攝學生站立在川堂前作出類似招財貓呼喚的動作,像是召喚著其他學生來學校上課,藝術家將影像轉變在錄像裝置中,只要每每經過大廳的老師或學生,作品即可以感應反射鏡子中,向他們招手歡迎的身影,也將學生的熱情與活力散發傳播到校園各角落。此外,這件作品最獨特之處在於它的時空意義,將原本整理儀容的鏡子外觀重新規劃,讓具傳統意義的儀容鏡子,馬上變成當代多媒體藝術作品,相信當這些影像裡的學生離開學校,又再次回到校園,看到鏡內的影像依舊,也是另一種趣味的時光對照。
圖片18.jpg 圖片19.jpg  
無人經過時作品模擬呈現鏡子的反射影像。  動作是種呼喚、是種招引也是對記憶的緬懷…

校園空間的創意教育
另外兩件作品,同樣也在設置過程中設計相關的藝術課程,例如認識時空關係、動物等。陶亞倫的作品《親愛的,我變大了》將原有遮封避雨的舊大門,轉化為保有原本功能的作品,同時為老舊的校舍,更換嶄新的外衣。這件作品直接由藝術家創作,以尊重兒童如同尊重成人的概念,刻意放大的學童身影與原有空間大小產生錯覺的創意趣味。《滿門桃李,心繫長安》則設置於學校司令台,藝術家黃中宇以桃李「結實累累借喻所教的學生眾多、各自成就,白描桃花、李子、桃子、李花,轉化成擬動物的姿態與不同的手勢情態,為司令台披上一個創意的新氣象。

圖片21.jpg  作品《親愛的,我變大了》,從學校內看入口大門,似剪影效果趣味。 
圖片20.jpg大門關上看到學生不同的剪影,讓校園充滿藝術氣氛。
 
圖片22.jpg有別於傳統司令台,綜合各式花卉優美形態,塑出一番新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